特教学校探营:如同父母一般 职责非常重 |
浏览:550次 发布时间:2015-10-08 13:36:05 |
“在这里,每位学生都有相当完整的教育计划陪伴他(她)的整个人生。学生们的毕业并不等于再见,只要学生们提出请求,老师们随时都会提供咨询和帮助。”位于广州萝岗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知明学校的校长杨业斌向笔者介绍:“这里每位老师一生中所能教的学生可能只有二三十个,但老师今后的人生也将和这二三十个学生继续交集在一起,如同父母一般,职责非常重。” 这绝不仅仅是对学科专业技能的考验,似乎更是特殊教育工作者们精神担当的一种体现。 9月2日,广州市教育局组织记者观察团探营知明学校,笔者有幸跟随夏红娟老师体验了一天的特殊教育。期间,印象深刻的不仅有这份特殊工作背后的辛酸和枯燥,还有学校对人性化教育理念的珍视和坚守、老师和孩子之间深厚的感情以及面对挑战的勇气。 早上八点半,一辆黄色的校巴缓缓停在校门口。在老师的引领和扶助下,全校四十七名学生陆陆续续地从校巴上走下。每天,全校学生都要在多媒体室进行集中点名后,才开始正式上课;点名期间,一些孩子没能及时回应,经过老师的提醒才有所反应。在老师们仔细搜寻下,孩子们的面孔和名册上的名字终于一一对上了号。 据了解,学校方面之所以每天派遣校巴从萝岗区各处接送学生上放学、坚持让学生走读,也有背后的考虑。“亲子关系是成长的关键,学校和教育者不能人为地将学生和家长隔离开来,”杨校长解释,“而亲子关系对用于这些特殊的孩子们来说尤为珍贵,因为它非常脆弱;感情关系一旦出现破损,将难以弥补。” 接下来的班会课上,夏红娟老师给班里的同学介绍了新同学小萱,带她和班里的其他几位小朋友一一握手。“我们现在来找小萱,小萱在哪里呀?”夏老师似乎特别钟爱小萱,在好几个游戏里都反复提及她的名字,逗得小萱眼睛都笑成了线;但其实,小萱也并不是第一天来班里上课了。原来,在这里,建立孩子们对新集体的认同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那么顺利:“之前只要一上课,小萱就会跑回原来的班级去,她和这里的同学还不熟悉。”因此,夏红娟老师想过一些小活动,用游戏推动小萱融入到新集体里去,增强归属感。夏老师希望每天不断重复这些小小细节能够使小萱慢慢明白到她已经成为这个班级里的一份子。 在这里,孩子们对集体、对老师、对学校的情感维系都是要靠像这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投入才逐渐建立起来的。 “这些孩子是最简单、最纯真的人,”夏红娟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要靠他自己、家长还有老师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当我看到他们在进步的时候,内心也真的是非常激动。” 在进入特殊教育行业之前,夏红娟老师已经做了四年的普通教师。谈及当初的选择,她表示,是现在这份工作的挑战性吸引了她:“我想学习一些新知识。要成为一名特教老师,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是非常多的,比如医学知识、神经学知识。只有你真正去了解这些方面你才会明白这些孩子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理解他们在课堂上的特殊表现,这样才能带领他们。” 其实在作出这个抉择之后,夏红娟老师也曾一度受到家里人的反对,担心她人身安全会受到影响;直到近几年,她当初的选择才慢慢得到认可。对此,她表示:“作为老师,我只想过我要怎么去教他们,没想过会有什么危险。” “夏老师很负责,对孩子们很关心,有时候比我们做父母的还要细心。”杨女士感慨道。杨女士的儿子两年前被送到知明学校就读,据杨女士所描述,以前她的儿子一直都只做自己的事情,一旦家长要求他停下来的时候就会大吵大闹,现在已经改变很大了。夏红娟老师在担任班主任的同时,还负责给全校上音乐课。通过音乐教学,孩子的自信心也在加强。“他很喜欢音乐,”杨女士说,“现在已经会唱很多首歌了,虽然咬字不是很清楚,但是唱得非常好。” 最后一节课是假前安全教育。夏红娟老师教大家制作信息安全卡,放假出门的时候把卡片放在口袋里以防走失。夏老师问了一句如果走失了应该找谁,一名小男孩说要找夏老师。但当她问小男孩自己电话号码时,小男孩却说不上来,这似乎让她有点哭笑不得。 放学后,学生们排队上校巴回家。一个小胖子突然转过身看着老师嗷嗷地哭了起来,不愿上车。一位男老师走上去,拍了拍他的后背,接着几个老师围上去说了几句话安慰他,这他才肯上了车;但这并没有止住他的哭声,校巴开走的时候,他还望着站在路边欢送的老师们,一边哭,一边望。 暨南大学 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黄钎乘 |